最近在書店,很容易在平台上看到舖成一片的「有川浩」,
心想著這傢伙是幹嘛的呀?
一不小心就發現我至少看過三部由她的小說改編的日劇。
其中《三個歐吉桑》出了兩冊,而且還被冠上「暢銷名著」的封號。
我還真是不懂這種書怎麼會暢銷?
套句孟漢娜的名言:「所有預期會映像化的東西,我都不看書!」
理由如下:我會想買書的,可能是因為作者駕馭文字的功力過人,戲劇表現不出來(例如李維菁);
或敍事方式非常微妙,很難透過影像傳達書中的氛圍(例如愛麗絲孟若)
有川浩充其量是個很會說故事的國民作家,沒有人會對她的文筆有所期待吧!(?)
看日劇也就夠啦!
打工族買個家
這部日劇我非常推薦,我原本對二宮和也那張略帶愁苦的臉並不感興趣,
但他真的很適合詮釋這個很彆的角色。
有川浩厲害的地方在於,她能有效地掌握老、中、青,各個不同年齡層的心理狀態;
結局非常溫馨,所以就算在過程中遭遇許多挫折,也可以安心觀賞。
公關室愛情
我看這齣日劇的目的只是為了綾野剛綾野剛綾野剛(echo),
我想我是臺灣唯一夠格寫《綾野剛田野調查》的人選。
當時還不知道這東西有"原著小說",直覺根本是日本航空自衛隊的業配文,
基本上就是一部長達十小時的宣導長片,不斷強調日本航空自衛隊的偉大布拉布拉布拉,
憑藉著我對綾野剛的愛才勉強撐到最後。
直到為了寫這篇文章,我查了一下有川浩的來歷,才知道我是太小看她(對日本自衛隊的愛)了!
原來她當年出道就是靠描寫日本陸、海、空自衛隊三部曲,
轉移路線到「國民作家」還是近幾年的事,
所以[公關室愛情]算是她消化過後,比較軟調的自衛隊作品。
三個歐吉桑
因應日趨高齡化的社會,我覺得推出這種給老人看的勵志片是很有意義的。
故事從「半澤直樹的大老闆退休」那天展開(同一個演員,但不是那個角色啦,哈哈)
生命的意義必需重新定位,於是從剷奸除惡開始著手。
三個老人一位是劍道高手,一位會跆拳道,第三位的專長則是改裝電子儀器。
第一集還讓他們去追搶匪,制伏犯人,但我總覺得這樣的設定太勉強了,
幸好從第二集開始,他們變成去破解健康食品的直銷騙局,
或利用老人還有黃昏之戀夢想的少女心進行詐騙……等,
我覺得這種內容就很適合上了年紀的人欣賞,在娛樂之餘和現代社會也不脫節。
這齣戲雖然以老年人為主角,但兒孫輩的戲也很多。
一直在打擊各式犯罪,幾集後不免公式化,直到後面劇情出現轉折;
三個行俠仗義的老人因為從不留名,因此竟然出現另外三個冒牌貨來搶他們功勞!
看到這段,不得不給有川浩編故事的能力按十次讚!
吉吉們究竟要現身,還是功勞由別人去扛?
容我賣個關子!